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
各部门单位落实全区“10+1”重点项目现场观摩会议情况(二) | |
|
|
古现街道:一是严抓项目建设工程管理。制定完善工程施工专项管理办法,全力服务保障落户项目建设,确保万华研发中心、A-25九年一贯制中学、宏瑞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项目顺利推进。二是积极推进征迁安置工作。实行压茬滚动推进,科学统筹时间进度和工作力量,稳步推进大王家、潘家搬迁工作。力争2年内完成东村、北斗、西村1448处房屋搬迁,形成和谐拆迁、阳光安置良性循环,稳妥推进福康三期等小区安置分配。三是抓好驻地更新基础工作。打通天津南路、嘉兴路黄金河桥,拓宽改造上海大街东西两端“卡脖子”路段,延伸厦门大街凤凰山段,形成五横四纵全面贯通,同步配套管网绿化。加快第八中学等建设步伐,尽早启动凤凰山公园及配属图书馆、文化馆等建设,完善公共服务配套,提升地块价值。四是加快实施“五位一体”规划建设。进一步挖掘整合历史人文、自然生态等资源,注入创新灵魂和人文底蕴,大力发展特色商业街区和文化旅游产业,加快一山、一居、一食、一会、一址“五位一体”融合,打造特色文旅小镇。 八角街道:一是加快推动驻地搬迁安置。抓好B-16小区建设涉及官庄村搬迁,争取一个月时间,签约完成80%以上。快速推进海和、海昌商业网点招租,协调争取年内启动建设八角农贸市场。统筹考虑人才港范围内房屋征迁计划,适时启动泊子、小赵家、八角3个村、2100处房屋预搬迁。二是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加快哈工程项目土方施工,保障项目按期开工。提前谋划制定八角河公园、省农科院、市卫生健康职业学院等项目涉及房屋土地征迁计划,力保不因征地拆迁影响项目进度。加紧推进鲁银医药涉及白银河改道、玲珑研发中心涉及陡崖剩余3户搬迁、富泓国际快件涉及芹子口剩余1处攻坚,保证项目无障碍施工。三是从严抓好队伍建设。树立鲜明用人导向,继续在推进项目建设、征地搬迁中培养干部,锤炼顾全大局、严守纪律、敢打必胜的作风,提升应对、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围绕保障服务人才港建设,引导广大干部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营造比学赶超、大干快干的浓厚氛围。 组织部:一是改革创新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根据全区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总体安排,按期制定出台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案,通过推行全员聘任释放干部队伍活力;加强城市更新办公室、八角湾国际人才港、蓝色种业硅谷等重点项目、重大工程相关干部的一线考察,激励干部在重点项目中担当有为;完善项目特派员制度,强化特派员在服务全区项目建设中的协调作用,保障项目更加紧凑有序推进。二是打造品牌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大基层党组织品牌建设力度,积极推进园区非公企业党建进入省级党建工作品牌视野;加快推进区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抓好全区党群服务建设整体规划,在农村、社区、企业各层面形成各具特色的党群服务中心品牌;结合改革开放、乡村振兴等主题,积极挖掘基层党组织、党员队伍中的优秀典型,力争形成一批在全省、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典型品牌。三是优化服务促进人才工作水平提升。谋划组建人才发展机构,加强对人才服务工作的深入研究,形成系统完善、人才评价高的人才服务体系;加大社会化引才工作力度,引导更多社会资源参与全区人才招引工作,在北京、上海等地设立招才引智工作站,拓宽招才引智视野。 检察院:一是加强对重点项目建设司法保护。突出对重点项目和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探索建立知识产权诉讼引导机制及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对侵犯重点项目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的案件,通过优先受理审查,开展督促、支持起诉工作,加大打击力度,保障重点项目和企业合法权益。二是落实涉及重点项目案件绿色办理通道。对涉及重点项目案件,案前慎重选择时机、案中注重策略方式、案后帮助建章立制,依法监督纠正插手经济纠纷、非法查封冻结企业财产等案件,确保重点项目投资安全。三是积极营造保护创业良好氛围。落实检察机关依法容错机制,准确把握执行政策偏差与违法犯罪、工作失误与渎职犯罪等界限,对犯罪情节轻微的企业管理和科技人员作出宽缓处理,保护投资创业积极性。四是积极服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认真梳理分析全区经济领域犯罪特点,加强对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的分析研判和打击力度,强化对金融犯罪案件有案不立、以罚代刑等问题的监督。 商务局:一是坚持高点规划分步实施。立足国家和省市对产业园的目标定位、总体要求,积极借鉴外地经验,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编制产业园发展规划和推进方案,有序推进园区规划建设和展示中心建设,营造中韩合作浓厚氛围。二是坚持改革创新项目引领。紧扣我区“卓越产业集群计划”,逐步整合对韩工作资源,创新招商体制机制,优化招商方式,确保取得更大成效。持续加强对韩交流合作,加紧跟进中韩合资银行总部、新能源汽车、酒店建设等项目,为产业园开好头、起好步。三是坚持产业为本多元发展。坚持协调发展理念,不断深化合作领域、拓宽合作空间,努力构建以中韩产业合作为重点,经贸、科技、教育、文化、旅游等全方位深度融合发展的互利合作格局。处理好起步区与拓展区的关系,统筹好产业园和全区发展的关系,因地制宜布局产业,突出发展特色,形成良好发展格局。 交通运输局:一是在项目引进上攻坚突破。利用“三港一站”优势,着力引进国内外现代物流企业入驻。发挥深国际北明全程物流以商招商作用,争取在我区建设一处城市物流配送中心和环渤海多式联运节点物流园区。用好用足上级政策,努力在物流业发展、农村公路安全防护等方面做好文章,最大程度争取资金支持。二是在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上攻坚突破。协调做好项目开工各项准备工作,加速推进投资6000万的汉森汽车销售(林肯4S店)项目建设,力争10月底开工;通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西港区、环渤海高铁、八角公交场站等重大项目快速推进。三是在抓好行业重点管理上攻坚突破。完善潮水核心区域公交线路,多点位布局乡村公交支线,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提前谋划长江路公交专用车道设置方案,确保公交优先出行。协调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发挥综合整治合力,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行为。 政管办:一是落实改革部署,强化机制建设。对照全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任务部署,围绕推进审批资源“全聚合”、审批流程“全并联”、审批服务“全联动”。协力做好组建行政审批服务局改革调研,加快落实“一枚印章管审批”。调整优化考核办法,建立旗帜鲜明的考评导向,有力保障“一年大突破,三年大提升,六年大变样”顺利实现。二是破除服务障碍,实现审批提速。优化重点项目“保姆式”审批服务,完善“绿色通道”进出机制,为更多项目提供联审联办、代办帮办和网上办理服务。深化商事登记类、投资建设类、社会民生类“一窗受理”,强化人员岗位培训,完善工作标准和机制,确保业务受理规范运行。按照“一套材料、一张表单、一个流程”,探索推进关联事项“一链办理”,实现企业群众办事交一份材料、办理多项业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