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成高质量发展“最美底色” | |
|
|
破解企业废气“达标扰民”困局,让天更蓝。今年以来,我区积极推进东岳汽车、泰和新材、万润等20余家重点企业实施VOCs深度治理,年底前还将再完成9个VOCs改造项目,有效解决局部区域的“达标扰民”问题。强化源头防治和部门联防联控,扬尘污染防治、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等重点任务有力推进,大气环境质量有效提升。据省生态环境厅公布的每月空气质量数据显示,我区PM2.5指标在全省164个县市区中位居前列。 加强水资源监测和治理保护,让水更绿。我区先后制定印发打好黄海区域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打好饮用水水源水质保护攻坚战等实施方案,编制完成了《近岸海域污染防治规划》。截至目前,已全面掌握了101个行政村的生活污水处理情况等62项指标。同时,定期开展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取得水环境质量数据1300余个;排查检测85处在用农村饮用水井,取得监测数据1794个,监测结果显示,市控黄金河富康断面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地下水水质总体保持稳定良好,近岸海域水质持续保持优良。 构建土壤污染防治体系,让土更净。制定印发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共明确土壤污染防治45项重点任务。截至目前,已对全区29家企业基本信息、污染源信息、迁移途径信息等19项内容进行了信息采集,进展全市最快。通过对危废严格审查管理、组织召开相关培训、签订异地放射源安全使用承诺书、开展应急演练及健全完善应急预案等措施,进一步强化危废规范化管理,防范环境安全风险。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我区不断创新环境监管执法,让环境执法有了“智慧大脑”。在全市率先聘请环保机构专业人员参与现场执法检查,在全市率先推行第三方监督性监测。按期完成3座乡镇空气自动监测站建设及验收,实现了各街镇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全覆盖,在全省率先投入运行VOCs大气走航车,环境执法手段不断丰富,环境执法效能明显提升。 |